
产品中心
相关资讯
亚搏手机足球
座机:0635-8218485
座机:0635-8215458
手机:15266455558
销售二部:
座机:0635-8388655
座机:0635-8387855
45#无缝钢管
产品介绍:45#无缝钢管
45#无缝钢管是优质碳素钢.
碳素钢按化学成分(即以含碳量)可分为低碳钢、中碳钢和高碳钢。
(1) 低碳钢
又称软钢,含碳量从0.10%至0.25%低碳钢易于接受各种加工如锻造,焊接和切削,常用于制造链条,铆钉,螺栓,轴等。
(2) 中碳钢
碳量0.25%~0.60%的碳素钢。有镇静钢、半镇静钢、沸腾钢等多种产品。除碳外还可含有少量锰(0.70%~1.20%)。按产品质量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。热加工及切削性能良好,焊接性能较差。强度、硬度比低碳钢高,而塑性和韧性低于低碳钢。可不经热处理,直接使用热轧材、冷拉材,亦可经热处理后使用。淬火、回火后的中碳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。能够达到的最高硬度约为 HRC55(HB538),σb为600~1100MPa。所以在中等强度水平的各种用途中,中碳钢得到最广泛的应用,除作为建筑材料外,还大量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。
(3)高碳钢
常称工具钢,含碳量从0.60%至1.70%,可以淬硬和回火。锤,撬棍等由含碳量0.75%的钢制造; 切削工具如钻头,丝攻,铰刀等由含碳量0.90% 至1.00% 的钢制造。
45#无缝钢管化学成分:含碳(C)量是0.42~0.50%,Si含量为0.17~0.37%,Mn含量0.50~0.80%,Cr含量<=0.25%。
45#无缝钢管化学元素:
45#无缝钢管材质介绍:
45#硬线钢应用广泛,45#钢一般拉至1.5-3.5mm,用于制造钢钉、绳芯;但在拉拔时较易拉拔断,分析有以下原因:
1.转炉出钢档渣不好,下渣量大,同时终点高拉碳控制水平低;
2.钢包底吹效果不好,LF精炼过程增碳不稳定,C窄成分控制比例低;
3.连铸钢水过热度控制较高,拉速不稳定,二冷配水制度不完善,铸坯冷却不均;
4.结晶器电磁搅拌参数设定不合理,导致不能改善铸坯中心偏析;
5.铸坯加热温度高,加热炉时间短;
6.轧制时,终轧温度高、吐丝温度波动大,同时斯太尔摩风冷线初始辊道速度低,盘条搭接点拉不开,盘条冷却不均,通条性能差。
为此,相应改进措施为
1.炼钢、连铸
1)提高转炉终点高拉碳率,加强转炉出钢挡渣,防止下渣回磷;
2)造稀薄渣快速脱硫,提高精炼窄成分控制;
3)严格控制LF精炼出站温度,保证低过热度浇钢;
4)加强连铸全程保护浇注和结晶器液面控制、稳定拉速、优化结晶器电磁搅拌工艺参数,确定电流300-400A,频率4Hz;
5)优化二冷配水制度,减少铸坯质量缺陷。
2.轧钢
1)严格铸坯加热温度,开轧温度控制在<1050℃,终轧温度控制在<950℃,防止奥氏体晶粒粗化;
2)严格控制吐丝温度为840-870℃,以利于相变;
3)第一辊道速度为0.6m/s,速度调整采用跟随方式,逐段递增,保证拉开搭接点;
4)风机使用佳灵装置,沿辊道横向合理分配风量,确保冷却均匀,达到理想的索氏体比例。
45号钢表层渗铝性能分析
近年来模具材料不仅供应短缺,而且价格大涨。因此模具设计中,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基础上,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对普通材料进行表面改性,使之满足使用性能要求。45钢是应用较多的优质碳素结构钢,经调质处理可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,并且价格便宜,来源广泛,但其耐蚀性、耐热性等性能受到限制。钢件渗铝后具有优良的耐蚀性、耐热性和外观装饰性,综合力学性能得以提高。
实验材料为45钢,试样尺寸为50mm×30mm×10mm。浸镀用铝为工业纯铝。试样经除油、除锈、水洗和助镀处理等,在730℃纯铝熔液中浸镀10min。扩散退火处理在SXL-1008型程序控温箱式电炉中进行,热处理过程中,第Ⅰ阶段升温速率为10℃/min,第Ⅱ阶段升温速率为2℃/min,保温温度为850℃,时间为4h,保温结束后取出试样,空冷。
45钢表层渗铝后,液态铝和固态铁接触时,在表面发生相互扩散和相界面反应,并在固液两种金属中形成扩散层。由于渗层主要由表面层和过渡层组成,表面层的组织主要是α固溶体,过渡层的组织主要由Fe2Al5和少量FeAl3组成。他们的存在使试样表面具有白亮的金属光泽、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以及优良的抗腐蚀和抗氧化能力,镀层与基体之间成为冶金结合,具有很强的结合力,因而镀层不易脱落。但这些金属间化合物使该镀层产生脆性,从而削弱镀层承受加工变形的能力。
45钢表面渗铝退火处理前,渗层为径向生长的等轴晶,与基体有清晰分界;退火后,Fe原子扩散进入渗层,Al原子也向基体扩散,形成新的合金扩散层。渗铝层硬度大于45钢基体,退火后渗层硬度下降.
45钢连铸矩形坯角裂分析与控制
在矩形坯连铸过程中,角裂是常见的缺陷,角裂以及角裂引起的漏钢会严重影响铸坯质量和铸机的生产水平。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通过对某钢厂45钢连铸矩形坯角裂基本特征的分析,认为角裂在结晶器内已经形成。若角部传热过快,角部收缩量大且坯壳厚度远大于面部,在角部附近产生拉应力。随着铸坯进一步冷却产生鼓肚,坯壳表面鼓肚将使相邻的角部附近的凝固前沿产生拉应力。而且传热不均匀还会使坯壳产生菱变,菱变铸坯的钝角部位将承受拉应力。而在固相线温度附近,钢所能承受的拉应变只有0.2%~0.3%,当变形超过此值时就会形成裂纹。所以,角裂产生的内在根本原因是结晶器内传热不均匀。
钢水成分,特别是P、S极易在晶界产生偏析,导致晶界脆化,从而降低钢的高温韧性。w(Mn)/w(S)值对角裂也有影响,如果钢中w(Mn)/w(S)值低,析出物则为低熔点的FeS(熔点989℃),分布在晶界,引起晶间脆性。除此之外,钢水过热度,拉坯速度以及结晶器铜管锥度都对角裂有一定影响。通过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:1)合适的结晶器铜管锥度是避免矩形坯角裂产生的关键因素。2)科学以及稳定的工艺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矩形坯角裂的产生,如合适的过热度、拉速、钢中P、S含量及w(Mn)/w(S)值等。3)通过改善钢水质量、加强工艺控制、优化结晶器铜管锥度等措施,能使角裂得到有效控制,基本消除1.0级(含)以上的角裂。